以国际化的视野实现合作共赢——华西海外投资创新理念拓市场

更新时间: 2019-06-10 08:58:17来源:杨艺 作者:编辑:杨艺

◆投资项目不能盲目,体量也不能过大,宁做小池里的大鱼、不做大池里的小鱼,选择的项目要与华西发展相适应,实际投入要与回报相匹配。


◆既要有胆量,又要有胆识,对每一个意向投资项目,既要大胆尝试,又要深入调研、谨慎判断。


◆以适合企业发展为原则,在村内选拔优秀人才,在村外引进专业人才。


“不以华西为世界,而以世界为华西”。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,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提出,华西既要有国际化的人才,更要有国际化的眼光,围绕“华西村的品牌、国外的人才、中国的市场”做文章。为此,华西专门成立了海外投资公司,负责在海外市场寻求合作,进一步拓展华西在全球的产业布局。


以“稳”为基,推进海外市场


2013年9月、10月,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合作倡议。6年来,华西人以敢为人先的胆识,以捕捉商机的眼光,在全球范围开拓市场。


如今“一带一路”正在向纵深推进,为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广阔空间。当然,“走出去”也会遇到制约因素。吴协恩书记认为,并不是简单在国外办个企业或者开个厂,关键是要以全球化思维和战略性眼光谋划和推动发展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制约因素。


近几年,华西先后到英国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考察过垃圾发电、光伏发电项目,到马来西亚、缅甸等国家考察生物质能发电项目。尽管这些能源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好,但是在尽调过程中,发现了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和风险,最后都果断放弃了。


比如马来西亚的码头扩建项目,在尽调中发现,对方并不能提供主权或次主权担保,也不能提供有效的银行保函,持续推进下去不可控风险很大,在圆满完成勘探工作后,将项目搁置,在对方条件成熟后再考虑推进。后来的情况证明这样的取舍是完全正确的。


华西海外投资负责人王鹏表示,不能为了“走出去”而“走出去”,正如协恩书记说的那样,“不能莺歌燕舞装点门面,而是要脚踏实地谋求发展”,海外项目不能盲目,体量也不能过大,宁做小池里的大鱼、不做大池里的小鱼,选择的项目要与华西发展相适应,实际投入要与回报相匹配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,世界各国来中国寻求合作的项目非常多,但寻找合适的项目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吴协恩书记以为,既要有胆量,又要有胆识,对每一个投资意向,既要大胆尝试,又要深入调研、谨慎判断。因为海外投资容不得半点差错。一旦失误,损失的不仅仅是资金,更重要是自身的企业形象和中国的国际形象。


以“诚”为引,实现合作共赢


华西在万里之外的莫桑比克投资兴业,不仅得益于吴协恩书记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,还得益于他个人脚踏实地、以诚待人的做事风格。


2014年,华西集团与福建民营联合注册成立华西和林矿业有限公司,远赴莫桑比克开发矿产。吴协恩书记曾两次在厦门国际石材展上为华西石材“站台”,三次率领海外投资、矿产资源等相关企业的负责人,实地考察莫桑比克的花岗岩矿区,并对运营工作进行了具体谋划。每一次走出国门,他都会与当地领导通过多种方式,充分探讨共同开发的具体事宜。


短短几年,华西在莫桑比克在马尼卡省和太特省已建成两个矿区,先后拿下数本矿业开采证,所生产的“莫桑比克黑”花岗岩远销法国、意大利、比利时、泰国、台湾等欧洲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。去年,矿区开采出的两种接近“宝石级”的花岗岩产品“梦幻蓝钻”“梦幻啡钻”,在厦门国际石材展上深受欢迎,市场前景广阔。


去年7月15日,华西在莫桑比克投资建设的石材加工厂正式开业。当天,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纽西出席开业仪式并剪彩。期间,纽西总统亲切会见了吴协恩书记一行,并参观了华西的石材企业。面对优美的厂区、优良的设备、优质的产品,纽西总统对华西村远赴莫桑比克投资,表示真诚欢迎和高度赞扬!


以“人”为本,定位长远发展


“中国企业走出去,不仅要赚今天的钱,也要为明天考虑。”华西产业走向国际市场,在理念上不急于求成,而是着眼长远,既按照市场规律办事,为子孙后代留未来;在路径上不局限于资源交易,而是着力打造高端产品,形成产业链;在发展模式上,不困守于产业,既与当地的经济文化、风土人情相融合,也把中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环保理念带给世界,不断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。


吴协恩书记认为,今天的投资结构,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。具体如何布局?关键三条:把握时机、找准行业、用对人才。为此,海外投资公司以适合企业发展为原则,在村内选拔优秀人才,在村外引进专业人才。海外投资负责人王鹏表示,海外投资关键是预备期要把好尽调关,在投入期把好财务关,因此在公司除了例行的工作会议,每周还安排了全员参加的英语和财务方面的学习。特别是利用公司专业财务主管对非财务人员的培训,对提高团队整体的财务素质起到了很大帮助。同时邀请专业人士对员工进行国际经济形势、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培训,以便适应不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要求。


“华西要打造‘百年企业、百年村庄’两个百年目标,最终还是要靠年轻人。”在吴协恩书记看来,只要年轻人想干的事情是可靠、可行的,是合法、合适的,村里都会全力支持,鼓励年轻人创新创业。“华西现在就是通过‘产业+资本+人才’的模式,转型、提升两个举措同步走,国内、国外两个市场一起抓,把资源变成钱、把知识变成钱、把品牌变成钱,让华西更加开放、更加包容、更加健康。”海外投资公司大胆启用年轻人,坐位子、压担子,希望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,真正能为公司赚票子。正如吴协恩书记说的那样,华西的转型升级,人才是关键,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华西这个舞台上来跳舞,华西的海投才有盼头,华西的未来才有希望。


(刘晓)


记者札记:

“不以华西为世界,而以世界为华西”。这是华西作为一个村的发展定位。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,华西总是能立足国内市场,瞄准国际市场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华西的产品就已经走出国门。优质的产品“走出去”了,领先的理念“引进来”了,让华西人总能先人一步、快人一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