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老书记原居

更新时间: 2019-07-17 10:38:00来源:杨艺 作者:编辑:杨艺

□华西实验学校 张路漫


坐在客厅的阳台上,我看着眼前的一幢幢红别墅,再看着不远处拔地而起的华西328米高的龙希大楼,让我想起了此前一次游吴仁宝老书记故居的经历。

  

“走,我带你去参观老书记故居。”老爸喊我。刚到一间老房子的门口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头上方的一块牌匾,上面用稚嫩的笔法写着“父母亲原居纪念屋”。紧接着,我跟着老爸走进屋内,两边的墙上挂满了旧时的照片,从吴家基的原貌到老书记的家谱、家族合影,以及中央和省市领导视察华西的照片,无不让人觉得真是名不虚传。老爸来到老书记木制雕像前,深深地鞠了三个躬。我不明白老爸为什么这样做?只是恭敬地照着做。


继续向里走,老爸指着里面的一间房子说:“这是老书记生前居住的,一直住到……”我看着有些破旧的房子,好奇地问道:“吴爷爷为什么不住大别墅?还坚持住在这间旧房子里?”老爸笑了笑,说:“老书记生前有‘三不’:就是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,不拿全村最高的奖金,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。另外老书记还有一句名言:‘家有黄金数吨,一天也只能吃三顿,豪华房子独占鳌头,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’。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,所以一直到临终前都坚持住在老房子里,没有住大别墅。”我点点头。


再穿过一个庭院,走进屋里。老爸看着西墙上一幅幅图片,问:“漫漫,你听说过有女不嫁华西郎吗?”我疑惑地抓了抓头,抬头问道:“什么意思,是不是嫌华西穷呀?”“这只是部分原因,还有一条,就是华西是做煞大队。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脑子里不由想起如今美丽的华西村,华西是一部中国农村的发展史。老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好奇,边走边说道:“华西七十年代造田、八十年代造厂,九十年代造城,新世纪造人,华西从1965年人均年收入不足54元、总收入2.5万元到2012年实现全村经济总收入525亿元,增长了210万倍!”说到这儿,老爸又摸了摸我的头,接着说道:“如果说,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,那么没有吴仁宝就没有现在的华西村。”听到这里,我不由又多了一份对老书记的崇敬之情。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要在门口三鞠躬了。这鞠躬不仅代表着崇敬之情、感谢之意,更代表着我们深深的怀念之情。


再走进一间房子,我看着老书记夫妻的白玉石塑像,不禁地想起上幼儿园时发生的事。那一年夏天,天气特别热,老书记关心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,特地安排人给我们送来了西瓜。现在回想起来,老书记当年不单单给我们送的西瓜,更是对我们小朋友的关怀和关爱!今年的3月18日,是老书记离开我们的第6个年头,但老书记的音容笑貌却仿佛就在眼前。老书记,您放心吧,只要华西人一心跟着新书记,撸起袖子加油干,华西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

出了北门,我请爸爸在老书记的车库前,给我和他的爱车拍照留影。因为他敢于创新、不怕困难、迎难而上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,他的车又行驶过多少征途呢!


别了故居,在回家的路上,我唱起了华西村村歌。我一定会认真读书,长大回报华西……